白鸡冠茶,作为武夷山四大名丛之一,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故事。其中,最广为流传的一个版本与道教大师白玉蟾和止止庵道观密切相关。
据传,在宋代,著名道士白玉蟾在武夷山大王峰下的止止庵道观主持修道。一天,他在白蛇洞内无意中发现了一株茶树,茶叶叶形似
此时,武夷山知府阖家来到止止庵,见状大喜,认为这茶有极大的药用价值。于是,他向皇帝推荐,皇帝品尝后果然大悦,亲封为御茶,每年赐银百两米四十石,让道庵守株封制进贡。
除此之外,还有一个关于白鸡冠茶的传说与民间信仰有关。传说在北宋,有一位燕京人李磨镜在武夷山定居清修,并喂养了一只通晓人性的白公鸡。这只公鸡在茶园中啄虫除草,晚上静卧在道士身边修行。有一天,雄鸡被凶猛的山鹰所伤,受伤的公鸡在茶园中飞奔,鲜红的鸡血洒遍茶园。最终,气绝身亡。
从此以后,这个茶园的茶树长势大旺,茶叶也由墨绿变成淡绿再到淡白。道长们将这些茶叶制成冲泡茶汤,米黄中透着乳白,大家这才明白是那只公鸡临死用一腔热血在报答大家的养育之恩,故命名此茶为白鸡冠。
这些传说故事不仅丰富了我们对于白鸡冠茶的认知,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武夷山的历史和文化底蕴。在品饮白鸡冠茶的同时,不妨领略这些故事中的独特韵味。